《你有你的计划,世界另有计划》

Posted by Yano on June 1, 2019

前言

本书是万维钢老师的新书《你有你的计划,世界另有计划》的读书笔记。

读书笔记

如果你需要在散步的时候听音乐,不要散步。而且,请不要听音乐。《随机生存的智慧》

理性,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。

自控的关键不是调动理性,而是调配感情。

正念自控法:

  1. 识别感情
  2. 接受这个感情
  3. 观摩研究这个感情
  4. 分离

有点模式意识

我们面对压力时,就是这样一个全身的协调反应。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压力之下,身体的很多方面——睡眠、记忆力、消化能力、免疫力——都可能出问题。

交感神经系统会让肌肉紧绷,血液流动速度加快,心率也会提高。这就需要更强的肌肉来维持血管的正常运转,于是毛细血管就会变硬,血压进一步升高,这是一个恶性循环。

如果血压流动速度总是很快,血管就会发炎,这会导致血栓,长期下去人就会得高血压和心脏病。

脊椎动物面对压力会开启交感神经系统,但这个系统不是让你一直开着用的。你原本应该在短暂的危险过后赶紧切换到放松模式。

身体疾病不是面对压力的反应,而是对“你对压力的反应”的反应。如果你把压力当成挑战而不是威胁,积极应对,你的端粒不会因此变短。

要分清哪些是可控的,哪些是不可控的——可控的话你就好好控制,不可控的话你就把它放下。

怎样“调控”快乐

佛学的办法是别太把快乐当回事儿:短暂的快乐是幻觉,人活着是为了体验真实的世界。

浅的东西用间隔,深的东西自带多样性。

一个基于信息论的人生观

一段信息所包含的信息量,并不仅仅由这条消息的长度决定。这就好像人生一样,活了同样岁数的两个人,他们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可能大不相同。

一个东西信息量的大小,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。

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度过值得回忆的一生,最好还是“值得记录”的一生。值得记录,不就是提供了有效信息吗?

从信息角度来看,人生就是要活一个“选择权”。

为什么容忍那么大的语言冗余度呢?——首要的原因是有噪声。

克服噪声的正确办法,是增加信息的冗余度。

一个人读书速度的快慢,从根本上来说,取决于这个人以前读过多少书。

信息就是意外。从“信息论”这个维度出发,有两种事情特别值得我们去做:

  1. 出乎别人意料的事
  2. 给自己增加选项的事

成长型思维模式有助于人的成长。

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,会把任务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。他并不是通过任务来证明什么,而是通过任务来提高自己。

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一种风格

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归纳为:

  1. 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,不要突击学习。
  2. 在不同的场景下,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样的内容。
  3. 要经常参加测验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关知识。
  4. 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。

刻意联系要求重复训练。

兴趣分为两种:

  1. 初学者的兴趣
  2. 专家的兴趣

专家的兴趣才是高级兴趣。

不愿意竞争的情绪使得他们永远都走不远。

你在潮流的位置

向一个决策系统同时输入太多信息,它就会无所适从。

“正能量”的负作用

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:“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”。

而取得了最好效果的实验,都是让人想象做事的过程

怎样利用系统下一盘大棋

有时候你了解的信息越多,你的判断反而越不准确。多出来的那些信息并不是真正的知识,而是伪知识。高手做事应该过滤短期信息,专注长期表现。

正念运气观

那些宣称自己没有好运的人,还真的没有好运。他们没有注意地上的钱,买了咖啡之后也没有跟人搭话,老老实实在那里等着。

性格决定命运。运气好的人有三个特征:

  1. 外向
  2. 开放
  3. 神经质程度低(不易焦虑、紧张、嫉妒)

怎么才能改善自己的运气呢?

  1. 多参加一些新活动,体验一些新东西。运气好的人喜欢尝试新事物,运气不好的人一天到晚就干自己那点工作。
  2. 要相信自己的直觉。如果你直觉上认为一个东西有意识,就应该去大胆探索。如果你喜欢什么样的课程,就应该去学学。运气不好的人还就纠结权衡利弊的时候,运气好的人都已经尝试过了。
  3. 要乐观。乐观就是相信自己运气好。乐观的人就敢于尝试。
  4. 要善于在坏事中发现好事。哪怕遇到不幸和失败,其中也有希望和机会。运气好的人能更好地恢复过来。

运气好的人之所以运气好,就是因为能常常跳出自己的主观视角,随时留意到周围事物的价值。

正常化偏误

全局思维其实就是“无我”和“上帝视角”。这才是破解正常化偏误的关键。

标准差和人生哲学

“标准差”,就是专门描写风险大小的概念。

生活中绝大多数受随机因素影响的事务,基本上都符合正态分布。

当然也有一些事物不是正态分布,比如人的财富、城市的大小就更接近于所谓的“幂律分布”——这是因为它们不是独立的随机事件,越有钱的人会越有钱,越大的城市越吸引人。

每一个正态分布的图形,都由两个变量决定:

  1. 平均值,决定了曲线的位置
  2. 标准差,决定了曲线的宽度

预期回报率相同的情况下,我们肯定选标准差小的那个。

复利的鸡汤和真实世界的增长

真实世界中不存在长期的指数增长的东西。

在一个金融发达的社会,年轻人不但不应该存钱,而且应该借贷花钱。刚毕业的年轻人又要成家立业又要吃喝玩乐,这时候怎么存钱?过去人们总是年轻的时候想用钱却没钱,老了不用钱了却有很多钱。金融的重要作用就是把这个时间上的差异给抹平。

对冲风险的数学原理

  1.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,总是小于所有股票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值。
  2. 如果能找到一些相关系数为负的股票,那么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将会大幅度减小。

负相关能够抵消风险——所以叫做“对冲”。想要做到这一点,你就不能只买同一个领域的股票,因为它们的运动往往是正相关的。你应该各个领域都买一些。

基金是在用系统赚钱,而个人是“富贵险中求”。

对冲仅仅是为了降低风险。只有在害怕风险的情况下,才值得去做对冲。如果风险不大,集中才有力量。

个人收益的最大可能性是打不过市场的平均涨幅的。

别自己胡乱选股了,老老实实买指数基金。

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回归平均

用回归平均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好电影的续集往往不好。第一部电影之所以大受欢迎,是因为它运气好。好运气总是稀少的,第二部电影没那么好的运气,自然票房平庸。其实票房平庸很正常,第一部大获成功才不正常。

广义迷信

当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,就会有迷信思维。

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发生就发生了,是因为机械化的运转或者由于偶然因素的左右,它没有意义也没有目的,既不是为了成全你,也不是为了跟你作对。

负反馈和正能量

其实你没有那么差,但是你觉得自己很差。人们对系统的评估变差,时间一长,就会认为系统其实配不上那么高的目标,就会默默调整目标。系统的目标,就被降低了。

不充分均衡

微博的局面则是我单方面采取行动没有意义。必须别人也动了,我动才有意义。这种任何人都无法单方面采取行动而做出改变的局面,就叫“均衡”。

信号系统。哪怕上大学什么都学不到,哪怕上大学既花钱又花时间,只要大学能提供这个明确的信号,人们就必须想方设法上大学。如果别人都上了大学,你就更得上大学,这也是为什么各种工作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。

智识的两难

智慧跟人的性别、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。唯一有关系的是年龄,年龄大的人,可能因为经历的事情较多,更有智慧。

提高智慧的方法。如果从第三人称视角考虑自己,我们能更有智慧吗?答案是肯定的,用第三人称看自己的确能表现出更多的智慧。另一个办法是把一个眼前发生的事,想象成是一年以前发生的事,制造一点时间上的距离感。

理性选择需要评估选项,评估选项需要标准,标准是由价值观决定的——而我们今天发现,人的价值观根本不稳定,可以变化。

他们最后悔的是自己没做什么,而不后悔自己做过什么。

互利者的博弈原则是“一报还一报”,如果这次你和我合作,下次我也会和你合作;而如果你背叛我,下次我一定惩罚你。在无数次计算机模拟中,都是这种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”的策略最后胜出。

只有在这三种情况下,你可以像 jerk 一样做事:

  1. 你和别人打的交道是一次性的
  2. 一个团队刚刚形成,还没有分出上下级关系
  3. 你所在的团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,任何犹豫都会错失良机,那你就宁可做个坏人也要果断决策

如果一个人 50 岁的时候对世界的看法跟他 20 岁的时候一样,那他就浪费了 30 年的生命。

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,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。

最需要这个东西的人,往往并不接触这个东西;而最可能得到这个东西的人,往往不怎么需要它。

一种好东西,如果你已经拥有很多了,那再增加一点就不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作用。经济学家把这个现象叫“边际效应递减”。

也许有一些你最需要做的事情,你根本就没有想过。你应该偶尔做一些超越自己“人设”的事情。比如,如果你是个一贯内向的人,那你应该尝试去做一些外向的事情。哪怕是假装一次外向。有个研究表明这会对你大有帮助。如果你是位整天沉迷于技术的工程师,也许你应该偶尔搞搞艺术。

人的大部分思维、动作和行为都是无意识的,有意识的只占极少数。